English

古籍图书出版如何走出困境

1998-05-20 来源:中华读书报 潘真 我有话说

本报讯 专业古籍图书出版社近年来陷入困境,已是不争的事实。由于分工的限制,古籍图书出版社只能出版传统文化方面的书,而其中古典小说等通俗读物又被一些综合性出版社争相出版,使古籍出版社的路越走越窄。日前,在第三届全国古籍图书发行研讨暨订货会上,一些出版社的社长、总编辑纷纷就此畅谈对策。

来自中华书局的李岩副总经理兼副总编辑认为,全国18家古籍出版社没有一家不出中国古典名著的,开掘不深,低层次重复,说明古籍图书出版本身资源的匮乏。有鉴于此,中华书局从三个角度探讨新路:一是从选题策划到发行,更多地贴近市场,向大文化思路拓展;二是中华书局历史悠久,作者、产品资源丰富,已有的1300多个品种可多层次、深度开发,甚至两次、三次开发;三是把传统主渠道销售与效益好的民营书店销售结合起来,有针对性地进行读者群的定向销售。李岩重申了一个倡议:各古籍出版社要进一步加强联合,共同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下的竞争。

上海古籍出版社李国章社长谈到的“四个意识”颇为引人注目:市场意识,即适应市场,引导市场,把最好的书贡献给读者;古籍专业基本书意识,即发挥古籍专业优势,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进行整理、研究、普及,特别是要让青少年读者能够读懂;品牌意识,即高质量、出精品;规模意识,即达到一定规模,才可能使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结合。所以,这个有42年历史的出版社这几年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:一是调整、开拓选题,处理好《续修四库全书》、《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》等投资大、周期长的大型项目,古籍整理、学术著作类的中型项目,以及普及性的小型项目之间的关系,二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,杜绝“泡沫书”潮流的影响,出好高档精品书和高品位、高质量的传统文化青少年普及读物,如各有80种的《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》、《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》,经过多年努力在旧《二十五史》框架上有所创新的《二十五史新编》等;三是新选题开拓,如注重文化积累、有独创性、图文并茂、观赏性强的画册,比如《中国古代军戎服饰》、《中华奇石》等就进行过版权贸易,并多次获奖。

齐鲁书社宫晓卫社长说,古籍图书虽然印数少,但却担负着文化积累、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,社会效益是首位的,政府的经济补贴如今已是杯水车薪。他举出该社两部份量很重的书稿———编了近20年的《中国版刻辞典》,绝对是填补出版业空白的,专业人士很需要,但市场需求量最多也不过1000多本;国家辞书重点规划的《中国称谓大辞典》,也编了四五年了。这样的书,出版了十有八九要赔,国家是否应有些特殊的政策扶持一下呢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